狗狗产后疯是什么原因?
犬产后瘫痪是母狗产后神经损伤引起的一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以产妇不能站立,后肢无力、跛行甚至无法运动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给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给其主人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分娩时疼痛刺激使母犬产生应激反应和全身代谢紊乱造成的。 1. 内分泌方面的原因
生产过程中剧烈疼痛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不足或卵巢功能不全,激素水平显著下降,致使机体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含量降低,从而导致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强而发生瘫痪[2]。
2. 血液方面的因素 研究表明,犬产后瘫痪可能与分娩过程中血液成分变化有关。在犬分娩前后4h内,红细胞比容从0.37下降到0.35,纤维蛋白原由8.36g/L上升到9.53g/L;血浆蛋白中白蛋白明显增加,球蛋白相对减少,同时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也有增加趋势,这些物质的变化可能都会对神经造成一定的影响[3]。
3. 神经解剖学方面的因素 产后瘫痪母犬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出现萎缩,部分神经元明显减少,且运动神经元的分布范围较正常妊娠未产仔犬缩小,这种变化表明犬产后瘫痪是由于运动神经元遭到破坏引起的。
也有学者研究发现,患犬的小脑、脑干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有专家认为,除上述原因外,小脑和脑干的机能失调也是本症的发生机制之一[5]。
4. 遗传因素 本病在小型犬中的发病率要高于大型犬,这有可能是母狗的体质以及胎儿的重量等因素造成的,但这些推测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验证。
5. 环境因素 有研究显示,气候寒冷(-1℃~5℃)和潮湿都是诱发犬产后瘫痪的因素,尤其是南方城市,冬季湿冷更会加重疾病的发生情况,所以,临床上发现患有此症的犬大多集中在北方和华南地区。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也会加重病情的发展。
对于产后瘫痪的治疗应当从多方面入手进行预防治疗。一方面,应尽量避免母犬在寒冷环境中分娩,以免加重神经损伤;另一方面,产前产后应加强营养补充,保证母犬有足够的体力抵御产后应激带来的各种伤害。还可通过使用镇静剂、肌注钙剂和维生素B类药物缓解症状,必要时可采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