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疫苗多久可以洗澡?
打完了疫苗当天不要给宝宝洗澡! 注射部位保持干燥清洁,尽量不接触水。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疼痛,可冷敷(禁用热敷);如果出现瘙痒、肿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必要时及时就医处理。 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种部位沾水及剧烈活动,防止感染;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当休息。
宝宝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在预防接种部门观察30分钟,如果没有异常症状方可离开。家长也可以带宝宝回家,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 接种部位的护理。注射部位如果出现伤口,必须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保持干燥,预防感染。
② 多喝水。多给宝宝喂些温开水,增加体内代谢,有利于疫苗在体内产生更好的作用。
③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④ 保证睡眠充足。让宝宝多休息,减少运动,避免劳累。
⑤ 合理膳食。给宝宝准备易消化食物,少吃不易消化的食品,勿食鸡蛋且12小时后再恢复哺乳。
⑥ 密切观察宝宝的状态。如果注射疫苗后,宝宝出现高热、咳嗽、腹泻等症,应尽早就医治疗。
还有几个常见问题需要大家注意:
Q:疫苗接种后,为什么需留观半小时?
A:接种疫苗后被疾控部门确认有不良反应的受种者,需要在指定的留观区进行医学观察,一般来说是半个小时左右。 接种疫苗后,受种者应在接种点停留一段时间,待医生确认没有异常后方可离开。 这样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监测受种者的生命体征(主要是体温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收集受种者在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信息,以便于及时处置。
需要注意的是,留观的时间并非根据接种疫苗的种类而定,而是根据受种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接种之后的反应情况来综合判断。
比如,对于有慢性病的患者,由于基础疾病控制得不好,突发严重的并发症,这种情况即便是在留观期间也是有可能发生的。所以,“留观”并不是意味着等待“不良反应”的发生,而是在接种后随时观测是否有不良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