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华田园犬耳朵?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知识:人类是人类,狗狗是狗狗。虽然语言相通,但是每个物种都有其自身特点。所以不能以人度狗、也不能以狗度人。 接下来简单介绍几个常见误区:
1、“你小时候没被狗狗咬过?” 很多文章里都会提到主人小时候和被小狗相处的种种细节,比如小狗跟着他玩,跟他回家,舔他的手等等……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 举个例子:一个朋友,从小被家里的土狗咬了无数次(东北农村散养大狗),但他并不讨厌这个品种,反而非常喜爱。
2、“你是它唯一的朋友吗?” 我们可能觉得自己对狗子很重要,是在它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存在。但其实除了爸爸妈妈姥姥姥爷等等人类,还有其他的狗朋友。 例如一只刚来新环境的狗子,如果主人在和它玩耍的时候,有别的狗狗过来加入,它并不会很生气;相反地,它会很高兴有人和它玩耍,并且会主动和别的小狗打招呼、玩耍。这时候很多人就会以为是自己的出现打扰了它的安静,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3、“你没给够它吃的?” 之前看到有人问:我喂得饱饱的,它怎么会饿呢?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足够的粮食”和“足够的玩具”对于它们来说远远不够。 以食物为例:当狗子确定主人一定会回来时,它会少量多餐,把食物留在嘴里慢慢咀嚼,这样能在不确定的时间里,保证自己有足够的食物,同时避免吃得太撑。 而我们一次性给它提供过多食物的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到它。 以玩具为例:有很多小玩具,体积小,质轻,很容易吞进肚子里。特别是一些比较爱玩的小型犬,有时候自己玩得太开心,会不小心把小球吞到下咽的地方,从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4、“这货不乖,打它骂它,让它服气!” 很多人在看电视或者生活中,看到别人打狗骂狗的时候,会觉得这条狗真乖。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认为的“乖”其实是恐惧。因为恐惧才会服从,而服从是因为害怕接下来的打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