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为什么身上长白点?

陶斯琦陶斯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白点病(Whitespot)又称为水霉病,是一种淡水鱼类疾病,病原体是水霉和黏霉两种霉菌。当寄生虫、细菌等入侵鱼体时,鱼体表防御组织会立即产生反应,形成局部发炎现象,此时若及时用药治疗,则效果较好;但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则病变会逐渐向周围扩大,进而扩散至全身。 首先我们要知道,鱼身上有白点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主要与鱼类的生殖功能和发育进程有关—在雌鱼的生殖洄游过程中或者刚产卵完后,身体表面都会覆盖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由于雄鱼向雌鱼射精时,体内的雄激素进入雌鱼体内并在雌鱼身体内积蓄导致的;在鱼类的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当鱼苗从卵中孵化出来或刚毛鳞片尚未分泌时,其体表亦会有大量白色的物质。这些“白点”是由特殊细胞构成,具有自我保护功能,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其次要了解的是鱼体表面的粘液层,它主要是由皮肤腺体分泌的油脂形成薄薄的薄膜覆盖于体表,不仅具有润滑作用,而且能够防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而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例如水体透明度降低、水中含有过多的有害物质或水温突然升高或骤降,鱼体的防御能力就会受到影响,此时微生物就容易趁虚而入,引发各种疾病。 白点病的病原体为水霉和黏霉,属于真菌中的亚门,而这两种霉菌主要在淡水水生动物体表寄生,也可在土壤和污水以及垃圾中越冬,且能抵抗低浓度的盐溶液。当水质变坏、有机污染物过多时,容易导致该病的发生。当鱼体抵抗力下降时,如长途运输后、高温期、低温期、越冬期及转池(缸)操作时,容易感染此病。

目前,对于白点病的防治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配合消毒处理,预防其他疾病的交叉感染。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严格遵照说明,不能随意加大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否则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乃至中毒死亡。此外还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保持水体清洁无污染,定期更换新水,改善水环境,减少病菌滋生,这也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成芝希成芝希优质答主

这应该是得了白点病,通常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

1、水质恶化:池塘淤泥过多,水质老化,或者水草过密或者覆盖面积过大,池塘通气不良,池水中有毒物质积累过多,透明度太低,浮游动物繁殖严重,这些都是容易导致水质恶化的情况,一旦水质恶化,就容易导致寄生虫病爆发。

2、鱼体抵抗力差:越冬后的鱼体,或者刚经过繁殖期的鱼体,或者受到水霉病等细菌病困扰的鱼体,由于自身抵抗力低下,都是白点病的易发对象。

3、体表粘液异常:有的饲养者,为了达到水更清的目的,经常用高锰酸钾等强氧化性药物给池水消毒,过度消毒而破坏了池水环境中的微生物平衡,或者池水中缺乏离子钙、锌等微量元素,这些情况都会导致的鱼体粘液减少,从而降低了防御能力而感染该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