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怎么驱虫注意事项?
如何给猫咪做体内外驱虫,是许多铲屎官疑惑的问题之一,毕竟如果驱虫工作没做好,猫咪可能会因绦虫、蛔虫等寄生虫感染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如呕吐、腹泻、营养不良等,严重时甚至会死亡! 所以,为了让猫咪远离寄生虫的困扰,做好体内的驱虫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新手铲屎官在给猫咪驱虫前,需要先了解这些基础知识—— 常见的体内寄生虫主要包括线虫(蛔目异尖科)和绦虫两大类,其中,线虫又可以细分为蛔目蛔科、异尖目异尖科以及异尖目托虫病;而绦虫则属于绦目的寄生虫。 根据寄生虫的寄生部位,可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 体内寄生虫主要侵袭动物胃肠道等部位,而体外寄生虫主要危害皮肤和毛发。
由于人体和其他哺乳动物都不是寄生虫的天然适宜宿主,所以它们在适应环境时通常会选择“打洞”,即从体表钻到皮肤里。然而,有些寄生虫却是“聪明人”,它会绕过皮肤这一道屏障直接入侵体内。
对于需要服用驱虫药的驱虫方法,一般建议每个月一次,但是具体还得根据猫咪的个体情况以及驱虫药的使用说明来定。而对于注射剂型的驱虫药,则需严格按照注射剂量使用,切勿因为猫咪体型小而过量使用或是因为担心效果而少给猫咪注射。
在使用驱虫药期间,要注意及时给猫咪喂足水分,帮助药物的吸收与代谢。另外,在用药前后2小时内不宜给猫咪服用其他药物,以免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口服药还是注射剂,都是在杀死体内幼虫的同时对成虫起到驱除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使用这类驱虫药后,体内产生的抗药性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一般在3~6个月,甚至以上。
在使用该类药物进行驱虫的时候,应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定期给猫咪重复用药,切忌随意加量或缩短用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