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耳朵上长白色的东西是什么东西?
耳溢(Otitis Externa) 是一种耳道疾病,表现为耳道内分泌物的增加,当分泌物无法及时排除耳道外时,可在耳道表面形成黄色、红褐色或黑色的硬痂,严重者可波及整个耳道,甚至影响听力(图13-5-1~图13-5-4)。 本病多发于肥胖、耳道窄小的成年犬;幼龄犬也可发生,但较少见。若未能及时治疗,细菌或真菌可侵入耳道的深层,导致急性炎症和疼痛,此时表现的精神不振、不愿行走并伴有摇头、挠耳等症状,感染严重时还会发展至脑炎。 诊断依据 根据患犬的临床表现,结合耳道检查可做出初步的诊断。确定病因可为细菌性或真菌性感染所致。为明确病原菌,还应进行相关检查和实验室诊断。 防治措施 一旦确诊为耳溢,应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一般疗法 注意保持犬的清洁干燥,限制其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损伤。用洁尔阴溶液清洗耳道,每日1次,同时按摩耳根部,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对于不愿配合治疗的犬,可由另一手用棉签轻轻刺激其耳道内侧,使其排出口腔内的分泌物。 为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应使用抗菌药物。
局部治疗 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耳溢,可选用含有新霉素、氯霉素等成分的滴耳剂点眼,一日2次。如伴有真菌感染时,可用含咪唑类制剂的滴耳剂点耳,一日2次。
耳道深部的脓液较多时,可用消毒棉签轻轻擦去,然后再用滴耳剂点耳,一日2~3次。对于耳道内大量粘液和痂皮积聚,而影响检查与治疗时,应先将其拭净,再用上述药物点耳,一日2次。
全身治疗 对于由肠道寄生虫引起的反复腹泻、呕吐,营养状况差的病犬,除注射止吐药物和补充能量,防止体脱水外,还应彻底驱虫,以消除传染源,防止虫体产生耐药性。 对患病犬进行有针对性的免疫接种,增强机体抵抗力,也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