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区别球虫和细小?
对于小白家长来说,初次见到幼犬拉血便,首先想到的是“狗狗是不是得了癌症”、“这狗是不是要不行了”等等,内心十分惶恐不安。其实,引起幼犬拉血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原因是可以在前期及时观察到,并给予纠正的,而有一些是需要紧急处理的,例如出血性胃肠炎、急性中毒等,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明确原因,如肠道寄生虫感染(蛔目、绦目等)、传染病(冠状病毒、犬瘟热病毒等)以及肿瘤等疾病。
一、观察粪便的形状 正常的幼犬粪便一般成形且呈条状,当粪便水分增多,出现糊状或水样,并且带有腥臭味时,可能患有急性肠炎,如果还混有黏液或者血液,则要考虑是不是患有肠粘膜脱落症或者其他肠道疾病的可能。
二、观察粪便的颜色 如果发现大便颜色为黑色,或者黄色稀便带血,应注意与食物、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粪便颜色改变相区分。如果粪便颜色一直是深褐色或者柏油状,并且混有黏液和血液,则要考虑是否有消化道溃疡、胃肠道出血等情况发生。
三、了解发病过程 看一看小狗发病前后精神状况、食欲好坏的变化,同时注意发病前是否有受凉史或者是换粮史。还要仔细观察排便是否一直带有血液,呕吐物中是否有胆汁或血液,以便判断病因。 一般来说,能自行饮食,不频繁呕吐,粪便中血液含量少的狗狗,康复的可能性比较大;反之,若持续腹泻,粪便中带血较多,精神状态差,饮水量明显减少,则有可能造成机体脱水,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