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消炎药有什么?
临床上常用的兽用消炎药物主要可分为四类,即抗生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 (一)抗感染药中的抗生素类药物 1.β-内酰胺类 临床上常用的β-内酰胺类广谱抗菌素主要有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等。对动物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强杀灭作用。
(1)青霉素 青霉素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而发挥杀菌作用的。目前使用的青霉素均为制剂,包括粉针剂(青霉素G钾盐等)、注射用水溶液(青霉素钠盐等)和盐酸盐和硫酸盐的片剂或胶囊剂(阿莫西林)等。其中,青霉素G属于长效青霉素,阿莫西林属短效青霉素。两种药物的代谢产物在血清中浓度相近,但前者清除慢,后者消除快。
(2)头孢菌素类 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和皮肤软组织的感染,其抗菌活性较青霉素更强。根据对酸的稳定程度不同,分为三代。 对产生青霉素酶菌株引起的复发性感染,以及不易察觉的轻度感染,首选注射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对某些特殊菌株,如结核杆菌,空肠弯曲菌及衣原菌等的感染也应有效。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头孢菌素与青霉素之间的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物亦可能过敏。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亦应万分小心。 2.氨基糖甙类 临床上常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损害细菌细胞膜,阻碍氨基酸的摄取;同时促使细胞质蛋白流失,致使细胞死亡。对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有极强的杀菌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也有较好效果,但对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布兰汉氏菌等厌氧菌感染却疗效不佳。此类药物不宜用于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肠道或腹腔内的感染。
3.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强力霉素等。这些药物可特异性地阻抑细菌蛋白质合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对厌氧菌也有很好疗效。对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布兰汗氏菌等亦有一定作用。但对溶血性链球菌和结核杆菌则疗效差。
由于该类药物可抑制骨骼的生长,故孕妇使用应特别注意,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在乳汁中分泌,故哺乳期的妇女也不宜服用。 小儿用药应酌情减量,老年患者用药应注意观察,以防出现不良反应。
4.氯霉素类 氯霉素为抗生素类药,可特异地抑制微生物细胞的DNA合成,具有杀菌作用。临床上常用制剂有氯霉素注射液、复方氯霉素片和氯霉素膏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球菌和沙门氏菌属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如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肺炎、中耳炎、牙周炎等。也可用于治疗预防手术后的感染和白细胞减少症。
(二)抗感染药中的磺胺类药品 1.磺胺嘧啶 SSS (三嗪类的代表性药物),易溶于水,服用方便。对大多数革兰阳性和阴性的需氧菌都有抑制作用。常用来治疗敏感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细菌性痢疾、肠炎等。
2.磺胺甲噁唑 SMZ (三嗪类的另一代表药物),对除葡萄球菌以外的多种细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口服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泛,适用于全身组织和体液,尤其是血液和脑脊液的抗感染治疗。
3.醋酸泼尼松龙 PDE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具有很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也能抑制免疫细胞释放白介素等炎症因子,从而控制炎症反应;对感染性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比如过敏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