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预防针能吃消炎药吗?
我们得了解一下,通常所说的“药物”和“疫苗”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简而言之,所谓的“疫苗”,是用于健康人群的预防性用药;而所谓的“药物”(这里特指抗生素),则是用于治疗疾病、防止感染的发自患儿的需要。
基于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对于健康人群而言,使用疫苗之后,一般来说不会出现较明显的副作用;而对于患病人群来说,服用药物的副作用则往往比较显著。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某些疫苗在注射后可能引起过敏体质者出现过敏反应,此时就应该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同样,如果患儿因感染导致病情比较严重,服用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也会显得比较明显。 但是,无论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如何,其本质都是人体对“异物”的一种应激性反应。这种反应是有益的,因为机体通过产生抗体,进而实现了清除“异类成分”的目的——无论是病毒、细菌,还是刚刚接种的疫苗。所以说,疫苗或药物引起的身体不适,都是可以耐受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数的疫苗接种程序都已经是非常成熟了,一般不会出现什么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给孩子打针吃药。如果孩子已经患病,那么在使用药物的同时,应该暂缓疫苗的接种;反之亦然,如果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孩子突然发病,也应该立即停止接种,并尽快带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