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胖会导致什么病?
“肥胖”是个很笼统的概念,我们一般根据体重的计量把体重分为:正常、超重或肥胖(下面公式仅供参考): 超重的定义: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 肥胖的定义: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 很多人用“一吃就胖”来形容自己易囤积脂肪的体质,其实这就是一种先天体质差异——对于体内瘦素敏感度低,或者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敏感,从而导致的食欲旺盛,极易因饮食不平衡而堆积脂肪,形成肥胖。
然而对于犬猫等小动物来说,虽然也会存在这种先天代谢异常的问题,但更多的小动物肥胖是因为主人“溺爱”,投喂过多所致。 当小动物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时,多余的热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存储起来,从而导致肥胖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小动物的脂肪细胞和人类有很大不同,它们更容易储存能量。而且,当身体需要的时候,这些脂肪细胞可以迅速释放能量,如果宠物偶尔吃多了一点,也不需要担心,只要让它们适当运动,控制能量平衡,就能够消除多余的能量。但如果长期摄入的能量远远大于消耗的能量,那么即使运动也不能马上解决所有问题了,这些过多的能量就会变成脂肪并储存在体内,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动物肥胖。
1、影响健康:过量的脂肪在器官内聚集会损害健康,如可能会引起肝功能受损、增加糖尿病风险等等。 2、减少寿命:有研究表示,过度肥胖有可能会缩短寿命!因为肥胖会增加各种疾病的发病风险,而这些疾病有可能影响到寿命。
3、难产:对于怀孕的母犬来说,太胖了容易难产,特别是对于体重本来就轻的小型犬。
4、行动困难:身体的脂肪太多会影响到骨骼和肌肉的力量,导致运动时呼吸急促,动作缓慢,甚至不能走路。
5、疾病风险:肥胖会增加患心脏病、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的风险。 所以,当您发现爱宠有肥胖的趋势时,应及时帮助它纠正食量,调整营养,减少脂肪的吸收,增加运动量,这样才能真正帮助爱宠保持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