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排除宠物狂犬病?
狂犬病的危害
①患狂犬病的动物是狂犬病毒的贮库,此病不能治愈,死亡率颇高。
②狂犬病毒可潜伏于动物体内数年(1977年获得的一例狂犬病患者犬4年)甚至数十年(1897年法国一位农民在死于狂犬病的多年以后,从其骨灰中转出狂犬病毒)才发作。由于潜伏期迁延,其传染给他人或致自己发病的危险性很大。这是狂犬病最为显著的流行病学特征。
③狂犬病毒可通过互相交流的途径传播。譬如病犬唾液中的狂犬病毒可直接传播给人;相互间的直接接触传染,即通过人与人(包括母亲与婴儿),动物与人,以及通过污染的玩具、衣物、器具等因素感染。狂犬病的流行很大程度依赖动物间传播途径。该病在我国分布于全国各地,发病率因地区而异,全国平均约占15-20%;局部地区有高达50%,而也有些地区几乎不治1例狂犬病人。
④狂犬病不是人畜共患病患者。但狂犬病毒可在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包括老鼠、蛇等)中存在,故在这些动物与人的接触中,也可发生人类狂犬病,不过少见。
从狂犬发作的症状与过程看,狂犬病的病人并不产生外化学刺激症,无呕吐,无味觉障碍,不像痢疾或食物中毒,也不像乙氰胆碱过敏,不像溶血性尿毒症,也不像流行性乙型脑炎,继之有顽固性呕吐,真似癔病或梦游症,但其昏迷状态不是脑部病变的结果,而系因于剧烈的狂犬病毒刺激所引起。
狂犬病的易感动物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包括狼、狐、豺、猫、狗、兔、鼠等。二是通过被狂犬、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寄生或用被狂犬咬伤的动物皮加工制成的皮裘,以及狂犬病毒暴露在日光下灭活前的宿主动物分泌物、尿、便等都可直接传染狂犬病毒,引起犬瘟病的流行。
如何排除宠物狂犬病?
动物感染了狂犬病毒后,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3个月,最长的可达数年。在潜伏期内,狂犬病毒的抗体的量逐渐增加,在发病初期抗体的量急剧增多。狂犬病的症状一开始不太明显,而后逐渐严重。狗狗表现出兴奋不安,攻击能力逐渐提高,狂犬病一旦发作,死亡率几乎100%。
如果被疯动物咬伤、抓伤,有感染狂犬病的可能。狂犬病毒主要通过咬伤感染,但感染了狂犬病毒的宠物并不一定都会发生狂犬病,这与病毒在机体内的复制情况有关。如果病毒在犬体内的量很少,可能终身都不会发病。
怎样早期发现狂犬病毒?
在发现狂犬病毒感染的地区,对病犬、病猫、病兔进行狂犬病毒核酸检测,对预防该病发生,有重要意义。从流行病学来看,宠物是否被狂犬病毒感染,可以在发生狂犬病毒病的6周内进行检查。同时应对狂犬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抗狂犬病毒抗体阳性,基本可排除狂犬病毒感染。
如果自家宠物被疑似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应及时注射血凝抗原,然后联合应用磷酸钾和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冲洗后涂以无刺激性的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