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仓鼠养久了会怎么样?
一说到仓鼠,人们就会联想到《泰晤士报》曾报道过的那件新闻:一只仓鼠同自己的伴侣一起,在伦敦市中心的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前的生活环境中产下3只幼鼠。对于人们来说,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家子居然在那里生活了5年!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典范。然而,虽然人和动物能够如此和谐地相处,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总有那么一些不以规矩的生物。近日,东京一家动物医院收治了一只攻击人类的仓鼠。原来,这是一只“野性难服”的仓鼠,对“监禁”它的笼子不断进行破坏,直到咬断铁丝挣脱牢笼,袭扰人类。对此,日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专家认为:这只仓鼠因缺乏良好生活环境和亲人的爱抚,才使它的野性在不知不觉中表现了出来。
那么,如果一个人的生活环境糟糕,同时又性格孤僻、心情不佳,是不是也会像仓鼠那样,把“恶意”转嫁给身边的人呢?其实,从心理学上看,这种现象属于“移花接木”心理转换的倾向。即当人处于不良状态的临界点时,会不自觉地转移感情和意志投入,以维持心理平衡。只不过,对于人来说,这种“移花接木”的对象往往指向自己,表现为自伤、自残,或者是向自身以外的事物转移,如破坏人类共同财产。但是对鼠类来说,由于缺乏人类语言这一交流的工具,它们只能在破坏行为中发泄心中的恶感,没有更好的出路。
生活中,有一些人常会莫名其妙地攻击别人、砸毁物品,这就是移花接木的结果:原来这些人常因工作、生活不顺而焦虑、生气、苦恼,当这种不良情绪无法释放时,就会借故折断椅子腿、摔砸桌子来解气,通过这种心理转换来达到心理平衡。人为何做此种莫名其妙的“破坏狂”?是由于心中的苦恼无处发泄,所以以破坏财产来疏解心中的抑郁、狂躁。其实人的心态和动物的心理没有什么两样,爱恨情仇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在人类和动物的行为中。
也许,当人们在指责破坏者卑鄙、可耻的同时,也该怜悯他们:他们其实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他们只是在被生活折磨,生活也许给予他们太多无奈,他们不过是在发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摔砸物和伤人行为其实是种迁怒行为。迁怒,即不把愤怒情绪直接指向引发事件的人或事物,而是转移到其他个体或事物上。而这种迁怒行为,却往往是由于情绪崩溃所产生的过激反应。生活中,我们见过了太多的这种迁怒。老公因为工作中不顺心回家骂老婆;孩子因为学校里被欺侮回家找妈妈在身体上发泄。我们也许习以为常,也许嗤之以鼻:这些人真是心理失衡到了极点。但是,我们是否想到过,也许某一时刻,我们也可能会在无意之中变成这种迁怒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