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在冬天怎么养?
乌龟的生理特点
乌龟在饲养过程中会进行冬眠和假死。冬眠是从11月~翌年3月进行,因为乌龟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气温低于10℃、水温低于15℃时即陆续开始冬眠,当气温低于5℃、水温低于10℃以下时进入深睡状态,将头、四肢、尾部全部缩入壳内,全身不动,呼吸每分钟仅1-3次。假死多出现在运输、捕捉和水霉病发病初期,用手轻轻触碰龟背,或用温水浸泡后即恢复常态。所以,在人工饲养时,要注意识别。
乌龟的越冬管理
乌龟是喜暖怕寒的动物,当温度降至10-15摄氏度以下时即陆续进人冬眠状态。南方温暖地区,可在室外池塘或水缸中越冬,容器以缸桶为宜,切忌用铁器。容器的大小以略大于乌龟、能注人约10厘米深的水为度。容器中最好放入瓦片或木板,让其潜伏于水底的淤泥中,保持容器内水不干而且不结冰,一般就可安全越冬。
北方寒冷地区,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越冬:
方法一,将乌龟用卫生棉条擦干净,包于潮湿的卫生棉中,装入纸箱中,在10一15摄氏度的室内越冬。此法简明易行,特别适合于小龟采用,但是小龟不宜在0.5千克重以下,此温度下,2一3千克重大乌龟也有被冻死的风险。
方法二,准备好一只大水缸,注人约20厘米深的水,在缸底和缸壁(特别是底部)包上厚毛巾,以防止冻裂。在缸中投入加热器和气泵,保持水温在10--15摄氏度。将乌龟置于加热缸中。乌龟在接近于冬眠的温度中,消耗能量极为缓慢,可长时间不进食,但应1一2天换一次水。
方法三,准备好一个缸或桶,注人约20厘米深的水,底部铺上较厚的泥土和落叶,将乌龟埋入容器内并保持水不结冰,即可正常冬眠。
方法四,准备好一个大一点的泡沫箱,箱内注人约15厘米深的水,箱的一侧开一条孔隙(约1厘米宽,龟体宽的2倍长)与外相通,上面覆盖湿毛巾防止冻裂。将乌龟的头从开孔处露出来,其余部分包括四肢、尾巴等都置于水中,用泥土将头埋住,保持湿毛巾不干且水不结冰。此法的优点是可以观察到乌龟的头部情况,特别适用于患病未愈的乌龟冬眠时采用。
一般讲,在自然条件下人工辅助冬眠比室内饲养冬眠更安全(即维持较高温度,不使龟完全进入冬眠状态)。但是,如果饲主不能保证冬天的长时间照看和管理,还是选择完全冬眠为好。
注意,在南方的乌龟北运时,应注意在每年9月下旬就开始断食,而运输时间以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为宜,以保证其在运到目的地后开始冬眠,保持体能不被消耗,在翌年的春暖后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