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行业几个问题?
1.中国有没有可能像日本一样,实行“犬猫等动物伴侣”的登记制度? 中国目前没有有关宠物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规定,只有屠宰、经营、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必须接受检疫;而《城市养犬管理条例》也只是地方政府颁布的地方性法规,没有经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核批准,因此不具备上位法的效力。而且,目前国家立法工作重心在于野生动物保护方面。 现阶段国内对于宠物管理主要还是以城管为主,交警为辅,至于动物卫生防疫方面则主要依托于卫生部门。这种“多头管理”的局面带来很多管理上的漏洞和不便。
不过,从2013年起,上海开始了“犬类管办分离”的尝试,把原隶属于公安部门管理的犬类管理工作移交到新的职能部门—浦东新区市容环境管理局下成立浦东分局,专门负责养犬管理和执法等工作。 但就目前的法律框架来看,实行“犬猫等动物伴侣”登记制还有一定难度。
2.如何规范网络销售宠物用品? 互联网零售作为近年来新兴的零售业态,受到各行各业关注。在宠物用品零售行业中也不例外。据相关统计显示,80后、90后已经逐步成为线上购买宠物商品的主要人群。 虽然网上商城可以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节省客户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由于网上商城缺乏实体店铺的监管,客户的维权困难,因此往往存在售后无门或难以解决的情况。另外,假冒伪劣产品也有机可乘。所以,加强网络销售的监管力度十分必要。
3.如何突破宠物连锁经营的壁垒? 目前,国内除了宠物专卖店外,大部分宠物店都是混合型卖场,即卖宠物又卖宠物用品。这样的模式虽然可以满足顾客的一站式购物需求,但是很难打造真正的专业品牌形象。由于各门店的产品都是各自采购,导致品牌无法做到统一,很难形成品牌的规模效应。 而真正专业的宠物连锁店大多属于境外加盟模式,如PetsMart、Chewy(在线购物平台)以及英国最大的宠物用品零售公司Fur and Feathers等等。这些国际性的宠物连锁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买不卖!他们一般不自己组建供应链体系,而是通过联盟或者加盟的方式将各个零售点串连起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又能保证品牌的统一性。